快科技9月5日消息,天问今日在安徽黄山召开的号年火星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主论坛上,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介绍,前后我国天问三号任务计划在2028年前后实施两次发射任务,实施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发射返
刘继忠介绍,采样天问三号任务将开展国际载荷合作、地球样品和数据共享、天问未来规划共同研究等三方面的号年火星国际合作。
值得注意的前后是,这个时间相比此前公布的实施计划来说又有提前,或许我国已经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射返技术进展。
据去年第一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吴艳华介绍,采样我国计划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地球实现月球南极资源勘查;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天问和嫦娥七号一起构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国际月球科研站将按照三个阶段分步实施:
计划2028年前构建基本型,开展月球环境探测和资源利用试验验证;
2040年前建成完善型,开展日地月空间环境探测及科学试验,并建成鹊桥通导遥综合星座,服务载人登月和火星、金星等深空探测;
之后推进应用型月球科研站建设,由科研型试验站逐步升级到实用型、多功能的月球基地。
行星探测方面:
天问二号、天问三号分别将在2025年前后、2030年前后发射(此前规划);
天问四号计划2030年前后发射,预计2035年前后对木星及其卫星环绕探测,2046年前后到达天王星。
此外,我国将论证金星、水星探测任务,以及冰巨星、主带小行星、半人马族小天体等探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