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提倡有节制游戏,合理安排游戏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欧盟目前已获得重大打破

2025-07-05 07:34:23来源:综合分类:综合

10月31日,大光多晶数位国内多晶硅企业高管对记者证实,伏企反获中国多晶硅企业自8月份向中国商务部提交申诉,业申要求对产自欧盟的请对多晶硅实行“双反”(反补贴、反倾销)调查,欧盟目前已获得重大打破,硅双“立案程序已经启动,立案对外公告也即将出炉”。行业
  
  “双反”申诉由中国国内非常大的资讯四家多晶硅企业共同发起,分别是大光多晶:江苏中能硅业、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伏企反获洛阳中硅高科技、业申重庆大全新能源。请对2012年1-6月,欧盟这四家企业总产量为28484吨,硅双占据国内36230吨总产量的79%。
  
  2011年中国自欧盟进口多晶硅14643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平均价格60美元/千克,总价值超过55亿元金额。
  
  此前的9月6日,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晶体硅光伏产品正式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2011年中国对欧洲光伏产品出口高达204亿美元,直接从业人口超过50万人,带动间接就业人口超过100万人。
  
  “二季度中国还有两三家多晶硅企业可以满产,但现在没有一个企业满产。”光伏市场调研公司Solarbuzz高等分析师廉锐对此形容,美国、韩国、欧盟的多晶硅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低价策略,加之市场行情平淡,使得国内多晶硅企业目前能够开工的数目已降至个位数。
  
  来自欧盟的多晶硅冲击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在A股上市的7家多晶硅企业中已有3家停产。从全国来看,目前,在已投产的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剩下7-8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其余均已关闭生产线,停产率超过80%。
  
  2012年初,作为申请人的4家企业尚可维持开工。而到2012年第二季度,2家申请企业中有两家——洛阳中硅和赛维LDK已接近完全停产状态。
  
  “遭遇十年所未有之困境。”一位多晶硅企业高管感慨,由于受国外多晶硅倾销冲击,国内多晶硅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由此导致库存增加“资金周转困难”银行信贷收紧、对新项目不贷款,甚至是对停产企业收紧贷款,由此波及行业过千亿投入资金、影响上万就业工人。
  
  2008年,中国自欧盟进口的多晶硅为3932吨,但至2011年上升至14643吨,3年时间增长至3.7倍。
  
  前述多晶硅企业高管说,2012年以来欧盟国家的光伏下游企业基本停产,其原料高标准输出,加上德国瓦克的变新产线在2011年底前投产,2012年欧盟多晶硅总产量会超过2万吨,“多出的产量只能让中国市场来消化”。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仅德国一国,今年前九月出口至中国的多晶硅总量达16046.795吨,超过去年欧盟全年出口总量;从价格上来看,九月德国出口的价格为26.8美元/千克,低于年初35.5美元/千克的价格,已降低22.3%。
  
  廉锐强调,德国1月份仅向中国出口1213吨,8月份也刚为1567吨,但至9月迅增至3991吨,增幅超过255%,“可能是受到8月份中国企业提交双反申诉影响,加速向中国市场出口”。
  
  记者在四家企业提交中国商务部的申诉书中看到,在2011年7月-2012年6月的一年调查期内,剔除
  
  运输、保险、关税、增值税、仓储等各环节费用影响,原产于欧盟的被调查产品的倾销幅度为11.47%。
  
  根据四家企业提出的诉求,此次涉及低价倾销的欧盟多晶硅企业共有11家,其中:德国5家,意大利4家,法国和西班牙各1家。
  
  “不仅仅是低价倾销,包括瓦克等欧洲企业在过去10年中获得多项相关部门补贴和政策性贷款,使得其在面对中国多晶硅企业时拥有成本方面的竞争力,这也是我们提起反补贴诉讼的缘由。”该高管称,以瓦克为例,其在过去10年中,获得超过4亿欧元的相关部门补贴,并在2002年、2008年和2009年从欧洲银行获得了3笔政策性贷款,贷款本金总额为8.5亿欧元。

相关推荐
一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