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月25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全球该所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电池供电的首款可穿戴阈上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rTMS)。这款设备通过强磁脉冲治疗抑郁症、电池脑卒中等神经和精神疾病,供电功不仅能大幅提升治疗便捷性,穿戴磁刺还为脑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手段。经颅激设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备研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发成一种无创性物理神经调控技术,已被应用于抑郁症治疗。全球传统经颅磁刺激设备的首款脉冲发放频率很高,在线圈中产生几千安培的电池电流,设备功率可达数千瓦,供电功加上配套的穿戴磁刺电源和散热等部件,自重达数十公斤,经颅激设极大限制了其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备研应用。
“我们团队研发的新设备,将整机重量从55公斤降至3公斤,并由电池供电,实现全场景的可穿戴应用。”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蒋田仔说。在人体试验中,这款设备成功诱发人手和腿部肌肉的刺激反应,首次实现在自由行走过程中进行磁脉冲调控,揭示了中枢神经系统和不同肢体肌肉活动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
蒋田仔表示,该设备在临床和科研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一方面,为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场景的解决方案,可实现患者随时、随地、随身使用;另一方面,为研究自然场景下脑功能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全新工具,有助于验证自由运动过程中不同脑区的功能。